返回首页

一个审计师在30岁到来之前转行的故事

来源:www.513hx.cn  时间:2023-10-02 08:37   点击:202  编辑:admin   手机版

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我就是那种『甚至完全转了行』的审计师。

我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就职于普华永道北京分所。在普华的这段经历,让我受益终身。如@Tracy Liu的回答,在事务所里『有趣的人』确实不多,但有趣的事情很多很多!

在普华三年间,我先后服务了联通、移动、中石油、国药、阳光地产、特斯拉等主要项目以及其他一堆小客户,参与的项目涉及电信、能源、医药、地产、汽车等多个行业。三年期间,我成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同时还考了香港注册会计师(QP4门已通过,FE等成绩中)。

2015年11月我正式辞职。后面这几个月我在做个人的一个小项目。我找了一个技术团队,其他环节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既然都『做个App』了,那就基本上属于『甚至完全转了行』那一类人了。

但是,我转行也是有前科的。

我本科在西安交大稿吵睁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却成了翻译,一开始从翻译公司接报酬很低的活,到后来只服务彭博商业周刊和国内两家著名商学院。

虽然翻译工作回报可观(比审计师的薪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后来还是毅然转投财务方向,一个是翻译工作失去了挑战;另一个,我觉得工作性质决定必须转行,这个工作无法规模化,收入会永远停在那个阶段。

当然,后来我做审计时,在淡季或者假期,客户给我派活我还是会接的。所以我四大三年没有主动出去旅游过,基本全贡献给翻译和学习了。

离开普华快3个月了,我对自己的选择一直很坚定。我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每天都在为我自己想做的这个小项目而奔走,去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

我说我平静的接受我的命运,其实就是说我也知道我在接近30岁的『高龄』,女儿刚出生的情况下,自己已经在财务和审计行业打好了还不错的基础,却转行跳入了未知的水域,这在别人看来肯定就是一出闹剧,而在我和我老婆看来这却是必然。

作为专业服务公司(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的一员,作为每天都在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审计师,职业训练造就这一类人本能地遇到问题多收集资料,多调查分析,偏向理性去评估机会成本和风险。但是,我的性格是无法因为职业经历而改变,我相信『捋袖子直接开干』是对爱读书爱思考的人最欠缺的品质之一,所以我要突破自我。我一直都相信自己应该按照甘地提出的这个信条来行事:

简单说,『信仰即思想,思想即语言,语言即行动,碰旦行动即习惯,习惯即价值观,价值观即命运』。

我信奉这种简单的观念,并努力付诸实践。尤其我女儿在15年8月出生,我无法想象以后她面对同样的理想与现实的抉择时,我没法告诉她我因为害怕变化带来的风险而选择放弃,不去实现自己坚信正确的想法,更不能无耻地对她说『因为你爸做不到,所以你要做到』。

这3个月,我经历了太多事情,真要回头想想,就觉得普华的经历像是上辈子的事情,那些现金流量表、BS和P&L、大合并小合并、调整和抵消、收入和税、转移定价、键岁中国准则、国际准则和US GAAP的GAAP difference,底稿和Aura,全都像被套上了一层蒙版。

我知道它们都在那里,印在我的脑子里,但是,总有一个模糊的感觉。感情上,感觉好模糊。

就像挚爱的亲人离世之后,所有零碎往事、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但是总觉得他们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回顾下普华的审计经历,除了让我在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实现快速积累之外,我觉得更大的影响是对我的学习能力、对我的工作习惯和思维的提升。

正是由于审计工作的高强度和耗时长久,所以我得想法设法去实现自己对于工作之外的个人规划、发展自己跑步读书等兴趣。这就逼着我把GTD、时间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研究透、贯彻到行动中去,然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年审计人生,除了和别人一样加班熬夜,我的nike running还积累了2500公里跑步里程,我的时间统计App atimelogger在手机上运行了三年,每次CPA考试,我都制定每一门考试需要积累的番茄数并分解到天去执行,我的番茄时钟Focus Time App积累了数千个番茄。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用拍纸本(legal pad)整理当天待办事项,而且是专注于『重要不紧急事项』,完成『不重要但紧急』事项。至于『重要又紧急』事项,那些事自然就是工作重点而不需专门整理。晚上睡前我会在日记本上花5分钟写写当天的主要日程清单。

我用Evernote来做全部的知识管理工作。三年来,我的Evernote中分门别类整理了2700篇笔记,除了财务领域的知识库之外,其他主要是关于自我管理、高效学习的材料和思考。当然,里面也有我自2009年来的年度计划、年度总结、读书笔记以及业余时间翻译的诗歌。我针对知识管理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最近通过网络向100人的组织进行授课,取得不错反响。

可以说我是被四大的高强度工作逼着进行GTD、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所有人都有梦想,都有写在新年计划里等待去实现的东西,这些更偏向『诗和远方』的东西需要我们利用规则去约束自己,实现更大的自由。如果单纯依赖『自由的灵魂』,很多情况下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

我对别人分享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内容时,总是会引用歌德的一句话来强调为什么要『管理』自己:

正是因为快速、高强度学习的经历(审计和之前的翻译都是如此),造就了我对学习这件事情的激情。我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的人,我也坚决厌恶所有僵化而流于形式的教育,只热爱学习和知识本身,不喜欢死读书。

很多人不觉得现在的学习存在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手机和微信等科技发展并没有为人的学习成长带来威胁,但是我的观点与此相反,我属于少数为这个问题沉迷的人。

我看过数据,2014年末,微信人均使用时长每天约40分钟,频率达20多次。我的观察结果也基本一致。现在,时间散作碎片、信息总是过载,而学习这件事,科技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对应的帮助。

现在的情况,是人类的认知跟不上机器认知的发展,是人类的品格培养、习惯培养在现在的背景下愈发困难。养成专注和坚持的习惯要比以前困难太多了!科技,并不会帮助人去找到活着的意义。

所以,我相信现在新的科技在帮助大家『做更好的自己』方面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绩,很少有产品专注于提高用户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来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学习,反而有点落井下石的意味,耗尽人类本来就不多的意志力和专注。每个人都需要终生学习,每个人都面对学习这个难题。所以我总结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在知乎上专门回答学习和自我管理问题。

在我看来,学习这件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学习成长,我们都要成为更好的人。我觉得去创造产品解决碎片化时代终生学习者面临的问题,这是我想做的。

无法回避自己对『碎片化时代,终生学习者如何高效学习』这个难题的热爱,而秉承『信仰即思想,思想即语言,语言即行动,行动即习惯,习惯即价值观,价值观即命运』的原则,我别无选择只能离开财务领域,注册了一个小能熊公司来做这个事情。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命中注定。 小能熊公司,要为学习者制造最好的工具,如同苹果为创造者所做的。

做审计本身就精彩,有很多新鲜的人和事,研究各种各样的公司,和各种部门、人员打交道,挖掘企业报表中的每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发现自己无法躲避的使命之前,我无比热爱我的审计工作,并投入了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

但是,转行之后,『外面的世界』真的更精彩。我出来时,除了我自己琢磨了1年多的产品理念,和我倔强的信念,我真的什么也没有。我没有技术合伙人,没有设计师,连BP都没做出来。

但是这些问题我都必须自己出动,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为了找一个技术合伙人,我将所有可能的渠道梳理了一遍,从朋友推荐、北京高校BBS、行业论坛、创业群和论坛、知乎上的IT人、以及缘创派等垂直网站,我挨个梳理,用excel表来跟踪梳理进展,见了20个以上的潜在合作对象,最终找到了很有契合度的合伙人。认识的这些人大多数都一直联系着,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每个月问题都得自己亲手解决。这就涉及去找各种各样的人,所以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我见到很多朋友Mac上装的软件和正版内容比电脑还贵(虽然我出于研究目的购买app的支出也要超过iphone),见到很多对工作效率和工作细节自我要求严格到变态的朋友,例如OmniFocus中的O和F一定要大写,不然立刻在你身旁抓耳挠腮心痒不已。之前在事务所出审计报告也不是每个人都到这个程度的。我见到很多朋友全年保持着四大在忙季时的工作强度。

遇到和结识的朋友中,其中@阿禅和@金乌对创业的激情和态度让我大受鼓舞,深感佩服。他们的工作效率让我这个前四大人非常汗颜。

例如我和阿禅在中午饭期间花1小时讨论完我的创业项目,期间谈到我的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实践。他说我觉得有个人你应该见一下。半小时之后,我见到了金乌。我们三人聊了一会,都相见恨晚,甚是投机,当时就提出我们三人应该在网上开设一次收费学习的实验,课程就是我们三个合作,分别讲GTD、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团队协作,以实操和具体场景为核心。20分钟后,课程的形式、内容和提纲全部敲定了,以OmniOutliner的形式分享到我们的聊天群里。我们的日历里已经收到下次聚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1小时后聊天结束,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仅仅1个多小时后我就收到金乌发来的课程keynote,他那部分已经(带着令我震惊的专业和审美)完成了。当天晚上,三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发了这个开课通知的状态,点赞的人拉到课程通知群里,300多人的潜在客户就汇集起来了。后来成功转化付费用户接近100人。

这件事情给我的震撼太大了。这种事情、这种效率是之前在会计师事务所这种PSF、甚至任何成熟型公司都是可能出现的。而现在,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事情,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你得迅速变得擅长做这个事情。创业者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不是等组织给发工资。

简单说,现在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真的非常『额妹吱嘤』(amazing)。

下周要去见几个投资人,不管结果如何,我知道我肯定会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我在做的项目必然是比较困难的,不是风口,我自己的资金也有限,但是我会坚持住。花半天写这篇文章,也算是作出一个公开承诺,不能放弃。

文章很长,我知道我又啰嗦了。我在知乎写回答的原则是只写关于学习和自我管理内容,介绍理论和思考,强调行动和改变。结果经常犯的毛病是写得太长,想把很多事情在一篇里面说出来。以后我会改,会写得更有趣一点。不喜欢看长文的朋友抱歉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