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来源:www.513hx.cn  时间:2023-01-29 19:57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提高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反复锤炼文字。首先要确保文字的正确性,养成怀疑自己和勤查词典的习惯。其次,反复推敲,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性,把脑中的想法一股脑写出来,但写完之后,必须冷静地检查,看看有没有矛盾的表达,信息传达是否准确顺利。

2.坚持每日练笔。技巧掌握再多,如果不去实践,也是白费。每天坚持完成固定篇幅的文章,形成习惯。这样可以灵活写作思维。

3.写完重读原稿。与其做长时间的构思,不如提前写完,放置一段时间,再重读原稿。写好的文章尽量隔段时间再重读,会有新的发现,能有效提高作品的完成度。

4.学会勇敢放弃。写作者要有迂回周旋的勇气、挑战不同体裁的勇气、还有放弃作品的勇气。我们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总会想要把这篇文章写得尽善尽美,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写的时候发现写出来的东西和自己的想象千差万别,以至于无法继续,如果实在写不下去,果断放弃。但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坚持写完,作为激励自己写好下个作品的动力。

5.长期大量的阅读。写作是“输出”行为,如果持续输出,自己很快就会变得“中空”。所以需要多输入,尽量多的阅读,打好基础。阅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维度,多视角看书,除了从读者角度看,也可以从主人公角度看,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怎么去度过危机;如果自己是反派人物,如何对抗主人公;如果自己是写作者,会怎么创作这个故事,如何安排情节发展……

6.坚持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一部作品是否流行,与题材无关。某个题材火,只是因为正好在那个题材上出现了几个优秀作家,他们写出了好作品。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才有表达的强烈愿望,并且享受其中,引起读者共鸣。写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即使偶尔受欢迎,也很难坚持一辈子,因为过程很痛苦。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只要你敢写,就有人敢看,有人看,就有人喜欢。

7.随时记录。准备一个备忘录,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时候,灵感稍纵即逝,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大泽先生认为,“无论在哪个领域,必定能拿出有水准的东西,这是专业人士的先决条件”。作家也是如此。想要专业,就需要不断积累和大量练习。写出优秀的作品,把自己推销出去。同时,写作者需要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写好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把每本书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当成可能会决定自身命运的一部作品。

1、要想快速提高文笔,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可以找一些名家大师的文章来看,看他们的结构、修辞是怎么用的,是怎样突出人物形象,是怎样说明事理的。

2、 文笔不好的人,通常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常散乱,没有具体的事例和素材。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多积累一些素材。比如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就可以用手机里的便签记录下来,在以后写作的时候拿出来用,就是一件活灵活现的事情了。

3、 我国的唐诗宋词里面有写的非常精妙非常美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可以摘抄、背诵一些,然后在写作的时候用上去,就显得格调非常高。比如我们在一些山上的夜景时,就可以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来表达。

4、 文笔的练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思考、总结。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看看有哪些不足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此慢慢积累文笔就会得到提高。

扩展资料:

一、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简单来说,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二、 写作活动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1、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3、写作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低,读、写水平不高,是难以进入经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的,也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如果人们的写作活动符合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笔生花”,写出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好作品。

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包括公文写作、经济写作、广告写作、军事写作、法律写作、科技写作、英语写作等)。

就当下而言,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概念已越来越多地指向应用写作这一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实践活动。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这里的“写”主要是指应用写作而非文学创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写作

想要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首先你一定要多看书,你可以看小说,历史书也可以看其他的杂志之类的,一定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有让自己很雄厚的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你写作的素材,所以想要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你必须让自己的肚子中充满了墨水,这样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将所需的素材调取出来。

第二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其实写作并不是一味的靠自己的能力,它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而这些技巧都是可以学会的,所以一定要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掌握其中的写作套路和方法,站在我们写作过程中就会觉得非常的简单。

最后,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其实写作就是自己逻辑能力的体现,如果你自己没有一定的逻辑能力,那么你写作就会显得特别凌乱,没有任何的逻辑性,这样的作文别人也是不喜欢看的。

逻辑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简单的,在平时我们说话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自己的逻辑能力,在写作之前,首先你必须得确定自己的主题,其次通过联想。想象或者其他的一些方法来展开对自己主题的叙述,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写出一篇作文来,在我们写完作文之后,千万不要吝啬大家相互之间分享一下,也可以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这样对我们的写作水平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有几个方法:

1.开阔视野,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景、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与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接触,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有较深切的感情体验。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有了较深切的感情体验,才能写出思维意义深刻的好文章。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首先要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物和景物,把它们的面貌和特征装进大脑这个“仓库”。这样,等到我们动笔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装进“仓库”里的材料,就会自动出现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之中。其次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多听多看。因为不管是谁,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种活动都能参与。所以,我们就要多听多看,从别人的嘴里以及他们的活动里获得生活材料。这样做,有时甚至比亲身参与的获取量还要大。比如,我们在北京却可以听到广州的事;还有,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却可以比当事人观察得更仔细,因为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等等。再次,我们在接触生活的时候,仅仅用眼睛和耳朵还是不够的。还要用大脑。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特征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较为深刻厚重的思想感情。

2.广泛阅读文章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很深刻道理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广泛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我们体验生活的不足,使我们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广泛阅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有过不少好的经验。比如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粗读,就是拣各种范文进行阅读,读的时候不必做详细分析,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这是从“广”的角度下功夫,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营养。但是,只“广”不“深”也是不行的。对那些好的文章,还需要精读。精读,不但要认真思考,看看人家主题是怎么表现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语言是怎么运用的,读后还应该把这些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通过精读,可以获得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向“深”的方向发展。

3.要多练笔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学习写作知识到会用写作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清代唐彪曾这样说:“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思路。

练习应该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进行。初学开始可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练习所有的话都围绕着中心来讲。接下来,看看表现中心的几部分安排得是否合理,学习掌握结构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用词造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维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有了一定写作知识的同学,在练习写作时。,也应该始终把思想感情放在第一位来进行。

另外,练习写文章,不要怕出丑。写出来之后,应当让人家看看,挑挑毛病。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才能有明确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4.要重视修改文章

多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修改可以弥补一次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说,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修改文章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表现主题的方面来看。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应该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不是十分吻合;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各重点部分是否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这些方面没有问题或者修改好了,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应该从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来看。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的问题、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

最后,再从文章的段落、句子来看。段落和句子,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也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认真的修改。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有理;还要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才可以说基本上结束了。

要掌握思考过程的基本知识

1.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我们就无法分清和认识我们的世界;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抓住他们的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以及事物之间的区别上,认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读书和写文章也是这样,一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些纷繁的现象(人物、景物、事件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现象出发,找出它们共同的东西,也就是它们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或写好一篇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呢?一般来说,主要应该注意两点:第一点,面对单个事物的时候,不要仅看它的表面现象,还应该看一看它到底说明什么,能说明什么,一般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比如,一个同学在家里写作业,这时客人来了,于是他放下笔,让客人坐,并给客人端来了糖果。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注意,不加以分析,就觉得这事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问一问它到底说明什么,就会发现这事虽小,但它却说明了这个同学讲文明懂礼貌的本质。第二点,面对诸多事物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而应该从它们之间找出内在联系。这内在的联系,就是这诸多事件的共同本质。比如,有这样两件同一个同学有关的事:一件是他在班上给同学讲数学题,另一件是他在街上扶一个盲人过马路。这两件事,从表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件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即都体现着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就是这两件事的共同本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遍就完了,因为这时我们获得的,基本上还是人物、事件、景物等一些表面现象,还没有从这些现象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我们还应该思考或者阅读,找出事物的本质,并将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得到深层次的知识。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根据头脑里的一些材料拿起笔来就写,而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这些材料的共同本质,也可以说是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组织材料、结构文章。这样,才能为文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在读书、写文章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思考过程。思考得全面透彻、有条有理,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写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如果思考过程进行得不深不透,即使写的时候再卖力气,文章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往往会出现很不容易修改的毛病。

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思考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要想使思考过程达到“深”和“透”的程度,除了要把握事物本质之外,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能使我们的思考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进行,避免走弯路,而且能使文思敏捷,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较多的问题。比如,在提炼、表现主题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在提炼、表现人物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开掘和生发的思维方法;在具体描述的时候,能适当运用形象思维、判断、推理等方法,无疑要比不讲究思维方法的思考效果好得多。

谢谢!我的成功是与大家是分不开的!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写作水平,需要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对每个人来说,提高的过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1.开阔视野,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景、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与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接触,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有较深切的感情体验。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有了较深切的感情体验,才能写出思维意义深刻的好文章。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首先要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物和景物,把它们的面貌和特征装进大脑这个“仓库”。这样,等到我们动笔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装进“仓库”里的材料,就会自动出现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之中。其次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多听多看。因为不管是谁,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种活动都能参与。所以,我们就要多听多看,从别人的嘴里以及他们的活动里获得生活材料。这样做,有时甚至比亲身参与的获取量还要大。比如,我们在北京却可以听到广州的事;还有,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却可以比当事人观察得更仔细,因为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等等。再次,我们在接触生活的时候,仅仅用眼睛和耳朵还是不够的。还要用大脑。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特征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较为深刻厚重的思想感情。

2.广泛阅读文章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很深刻道理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广泛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我们体验生活的不足,使我们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广泛阅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有过不少好的经验。比如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粗读,就是拣各种范文进行阅读,读的时候不必做详细分析,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这是从“广”的角度下功夫,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营养。但是,只“广”不“深”也是不行的。对那些好的文章,还需要精读。精读,不但要认真思考,看看人家主题是怎么表现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语言是怎么运用的,读后还应该把这些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通过精读,可以获得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向“深”的方向发展。

3.要多练笔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学习写作知识到会用写作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清代唐彪曾这样说:

“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练习应该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进行。初学写作的同学,开始可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练习所有的话都围绕着中心来讲。接下来,看看表现中心的几部分安排得是否合理,学习掌握结构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用词造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维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有了一定写作知识的同学,在练习写作时。,也应该始终把思想感情放在第一位来进行。

另外,练习写文章,不要怕出丑。写出来之后,应当让人家看看,挑挑毛病。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才能有明确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4.要重视修改文章

多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

修改可以弥补一次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说,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修改文章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表现主题的方面来看。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应该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不是十分吻合;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各重点部分是否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这些方面没有问题或者修改好了,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应该从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来看。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的问题、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

最后,再从文章的段落、句子来看。段落和句子,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也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认真的修改。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有理;还要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才可以说基本上结束了。

要掌握思考过程的基本知识

1.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我们就无法分清和认识我们的世界;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抓住他们的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以及事物之间的区别上,认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读书和写文章也是这样,一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些纷繁的现象(人物、景物、事件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现象出发,找出它们共同的东西,也就是它们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或写好一篇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呢?一般来说,主要应该注意两点:第一点,面对单个事物的时候,不要仅看它的表面现象,还应该看一看它到底说明什么,能说明什么,一般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比如,一个同学在家里写作业,这时客人来了,于是他放下笔,让客人坐,并给客人端来了糖果。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注意,不加以分析,就觉得这事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问一问它到底说明什么,就会发现这事虽小,但它却说明了这个同学讲文明懂礼貌的本质。第二点,面对诸多事物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而应该从它们之间找出内在联系。这内在的联系,就是这诸多事件的共同本质。比如,有这样两件同一个同学有关的事:一件是他在班上给同学讲数学题,另一件是他在街上扶一个盲人过马路。这两件事,从表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件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即都体现着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就是这两件事的共同本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遍就完了,因为这时我们获得的,基本上还是人物、事件、景物等一些表面现象,还没有从这些现象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我们还应该思考或者阅读,找出事物的本质,并将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得到深层次的知识。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根据头脑里的一些材料拿起笔来就写,而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这些材料的共同本质,也可以说是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组织材料、结构文章。这样,才能为文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在读书、写文章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思考过程。思考得全面透彻、有条有理,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写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如果思考过程进行得不深不透,即使写的时候再卖力气,文章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往往会出现很不容易修改的毛病。

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思考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要想使思考过程达到“深”和“透”的程度,除了要把握事物本质之外,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能使我们的思考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进行,避免走弯路,而且能使文思敏捷,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较多的问题。比如,在提炼、表现主题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在提炼、表现人物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开掘和生发的思维方法;在具体描述的时候,能适当运用形象思维、判断、推理等方法,无疑要比不讲究思维方法的思考效果好得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