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和高中数学一直名列前茅,我总结的经验是:
1、上课一定要认真听教师讲课,不懂就问,勤于思考,勤于练习,“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学什么课都少不了的。
2、对学习数学而言,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悟性差距的,这一点我们也还得去承认它的存在;
3、但是下课多去做一些各种题型的习题(同一类问题的题目可有多种不同的题型),熟能生巧,名符其实!
3、选买一两本“例题与题型”特别多的参考书多看看;
(我喜欢龙门的书)
4、实在做不来的题目,可以去看看答案,有时会让你豁然开朗;
5、除此之外,要特别注意总结。像平时考试的试卷一般都是各种类型题目的精华,一定要把每道题弄懂,最好再用专门的一本本子将试卷上的错题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次。如此这样,就能不断得到巩固,就能取得好成绩。
6、总之: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都来源于勤奋!
怎样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很多学生的愿望,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愿望而已,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找准方法,抓住核心?
同样一道题目,有的学生能很快找到思路并解答,有的同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有的同学花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去正确解答。
这中间的差距在哪呢?基础和思维。
任何题目的解答都需要运用到相关的基础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的熟练度,将直接决定解题能力。
见到一道数学题目后,我们首先去读题,分析题目条件,要正确解答题目,就需要快速找到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方法,将题目已知条件与相对应的知识点和方法相结合,建立起已知条件与答案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在分析和运用已知条件方面,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有的同学能很准确的分析已知条件,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而有的同学对条件无可奈何,不知道如何下手。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在分析条件时,需要能分析到条件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的深度;某些结论的得出,需要综合多个条件来得出,这体现出思维的广度。难题就的难就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
要提高解题能力,对基础知识点要非常熟悉,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等多方面去学习。
在题目的分析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说白了就是一种联想力,看到一个条件,能快速、准确地联想到其对应知识点和方法,就能很快找到思路。前提是这种联想要正确,为了提高这种联想的速度和准确率,那么就需要在平时多去总结和思考。
需要思考什么呢?某一个知识点常见的考法是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运用这个知识点和方法的条件是什么?在平时的练习和总结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类似于生物学上的条件反射,看到一个条件就能立即联想到对应的知识点和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到角平分线,要立即能想到相等大小的角;看到平行线一般要想到对应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还有比例线段;那么如果在一个题目中同时出现角平分线和平行线,一般会出现等腰三角形,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但如果我们提前知道了这组联系,在做题过程中就能很快想到,解题的速度会快很多。
要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就很有必要去锻炼自己正确的联想能力,看到这个条件需要想到什么,还会有什么呢?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总结和积累,最好能形成知识体系,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思考,还不容易产生知识点的遗漏和忘记。
很多同学都比较关注一个问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需不需要大量做题。数学的学习做题是必要的,但不能无脑刷题,必须要高效做题。
什么是高效做题呢?简单的说就是,做了就要做会,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能做出来。有些同学整天在刷题,可是成绩不见上涨,就是因为这种刷题是低效的。做完一个题目,不要急着去进行下一个,花点时间去思考,方法是什么?解题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在哪?特别是在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要多去思考,要解决掉问题和疑惑,否则下次还会在同样的地方出问题。
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在低头做题的同时不要忘记抬头思考,思考和总结才是影响解题能力的关键因素。